福建四方竹苗是禾本科、寒竹属呈乔木状。竿直立,高可达8米,节间呈钝圆的四棱形,竿中部以下各节环列短而下弯的刺状气生根;箨鞘纸质或厚纸质,早落性,短于其节间,鞘缘生纤毛,纵肋清晰,小横脉紫色,呈极明显方格状;箨片极小,锥形,叶鞘革质,光滑**,鞘口繸毛直立,平滑,叶舌低矮,截形,叶片薄纸质,长椭圆状披针形,上表面**,下表面初被柔毛,苞片较少;假小穗细长,侧生假小穗含小花,小穗轴平滑**;颖披针形,外稃纸质,绿色,内稃与外稃近等长;鳞被长卵形;柱头羽毛状。 分布于中国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和广西等省区。日本也有分布。欧美一些国家有栽培。。 方竹供庭园观赏。竿可作手杖。因质地较脆,故不宜用劈篾编织;笋肉丰味美。箨鞘纸质或厚纸质,早落性,短于其节间,背面**或有时在中上部贴生极稀疏的小刺毛,鞘缘生纤毛,纵肋清晰,小横脉紫色,呈极明显方格状;箨耳及箨舌均不甚发达;箨片极小,锥形,长3-5毫米,基部与箨鞘相连接处无关节。 末级小枝具2-5叶;叶鞘革质,光滑**,具纵肋,在背部上方近于具脊,外缘生纤毛;鞘口繸毛直立,平滑,易落;叶舌低矮,截形,边缘生细纤毛,背面生有小刺毛;叶片薄纸质,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8-29厘米,宽1-2.7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收缩为一长约1.8毫米的叶柄,叶片上表面**,下表面初被柔毛,后变为**,次脉4-7对,再次脉为5-7条。 花枝呈总状或圆锥状排列,末级花枝纤细**,基部宿存有数片逐渐增大的苞片,具稀疏排列的假小穗2-4枚,有时在花枝基部节上即具一假小穗,此时苞片较少;假小穗细长,长2-3厘米,侧生假小穗仅有先出叶而无苞片;小穗含2-5朵小花,有时**下1或2朵花不孕,而仅具微小的内稃及小花的其他部分;小穗轴节间长4-6毫米,平滑**;颖1-3片,披针形,长4-5毫米;外稃纸质,绿色,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具5-7脉;内稃与外稃近等长;鳞被长卵形;花药长3.5-4毫米;柱头2,羽毛状。
【扫码关注我们】